面對快速的技術發展,預計到2025年,馬來西亞數字經濟對國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貢獻將超過25.5%,技術有遠見的人已經在預測下一場革命——第五次工業革命(IR 5.0),盡管我們幾年前才開始談論IR 4.0。
進入IR 5.0時代,科技界正在擁抱協作機器人系統——Cobots。它是關于將人類的努力與智能技術相結合。人類將不再害怕機器人,而是將它們視為工作伙伴。
隨著最具顛覆性的技術——4D打印、量子互聯網、微型人工智能、腦機接口、智能機器人、神經形態硬件——的出現,越來越需要培養能夠順應數字化轉型浪潮的人才。
因此,準備和培養面向未來的人才需要不斷審查課程設置以及教學和學習策略。
“毫無疑問,創造力是21世紀畢業生的一個關鍵屬性,”APU副校長何展寬教授說。
“學習無處不在,無論是在課堂上、課堂外,還是在網絡空間。
“我們不再將學習劃分為特定空間,而是采用鼓勵創造力的教與學(T&L)策略。
通過讓來自多個學科的APU學生來解決挑戰,當他們受到另一個學科面臨的問題的激勵時,他們的創造力就會開始流動。
“基于問題的學習和基于項目的學習是兩種強調通過探索發現知識的策略。這鼓勵了創造力的發展,”何教授闡述道。
據他介紹,創造力是產生能夠帶來價值的原創想法和解決方案的能力。在技術方面,雖然在使計算機程序執行類人任務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人類在創造力方面仍然具有獨特的優勢。
“雖然算法通常從現有信息中學習,但人類天生就有跳出框框思考的能力。我們希望技術能夠增強我們的創造力,而不是競爭,”何教授補充道。
最近,世界經濟論壇全球議程委員會對軟件和社會的未來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人們預計到2026年,人工智能機器將成為公司董事會的一部分。
這解釋了雖然人類和機器正在探索一種更好的合作方式,但機器人可能會幫助我們更快地到達我們想要的地方,但它們無法像人類那樣具有創造力。因此,創造力將成為工人最需要的三大技能之一。
談及培養創意畢業生的具體方法,何教授認為:“我們可以將不同學科的學生聚集在一起,共同應對挑戰。當一個人受到另一門學科面臨的問題的激勵時,創造力就會開始流動。
“應該鼓勵學生參加體現真實世界場景的比賽。這種方法被稱為真實學習——將學生置于與他們在工作場所將面臨的情況相似的環境中。”
APU正在采用融合了引導學習和自主學習方法的T&L來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創造力。在這里,學生們通過在XR Studio中戴上智能眼鏡來體驗混合現實。
為此,APU的T&L融合了引導學習和自主學習兩種方法,何教授說,因為自主學習為學生提供了探索和試驗想法的空間,鼓勵他們對自己的學習負責。
鑒于,引導式學習將確保將精力和注意力花在正確的地方。
通過上述方法,APU得到了培養:
充滿創造力的學生
畢業生,他們可以在VUCA(易變、不確定、復雜和模棱兩可)的世界中開發創新的解決方案;和
人才,他們正在創造一個數字化和創造力互惠的新世界和新時代。